ISO9000认证     ISO9001认证     ISO14000认证     ISO14001认证     IATF16949认证     ISO45001     HACCP认证     ISO22000认证     SA8000     ISO13485认证     FSC认证     ISO27000认证     QC080000     ISO10012     CE     ITSS认证     AS9100认证     GB27922认证     ISO50001认证     HSE     ISO20000认证    
佛山ISO50001认证的8个重点


1. 关注能源管理边界和范围的确定


确定能源管理边界时,要关注物理界限(例如有形的人员操作区域、设备运行区域)、场所界限(例如以建筑物划分的区域)、组


织界限(例如厂界)。在能源管理边界已经确定的前提下,需要考虑与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范围,该范围可包括多个边界,通常要


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上明示。



在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范围时,宜充分了解能源管理范围内的能源概况,包括能源使用、主要能源使用、能源消耗、能源绩效等信息


,以便在此基础上做好能源策划,例如设计能源管理模型,提炼能源管理理念,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结构,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等。



2. 关注设施、设备、过程和系统的管理


针对能源管理体系中涉及的设施、设备、过程和系统,主要考虑3个控制因素,即变化管理、经济运行管理和中断管理。


(1)变化管理通常体现在3个角度上。其一,改扩建活动引起的变化,此时应强化生产系统与辅助系统的能力匹配,强化上下游过


程、系统的能力匹配,强化单个设施、设备的节能选型。其二,对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


和产品的目录》等文件中确定的淘汰工艺、产品、设备,应及时进行淘汰。其三,对于能效较低的设备,应做好逐步更换或淘汰的


安排。


(2)对于运行中的设施、设备,重点关注其经济运行状态。通过加强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使耗能设施、设备在最佳工况下运行。


经济运行通常是从机组设备选型、电机效率、经济运行区管理、负载系数、管网设置等方面进行评价。要特别关注能源转换设备的


运行效率,确定允许最低基限,通过实施最佳运行方案,保持最佳工况。


(3)防止设施、设备运行的异常中断,通常以合理排产、降低换产频次、预防意外停电、合理开停机、采用软启动等方式体现,企


业进行合理排产、控制开停机次数、选择适宜的启动方式、做好意外停电的应急等活动均是管理节能思想的具体应用。否则,可能


会造成废品率增加,能源消耗加大。



3. 关注三级计量系统的配置及监控


三级计量系统的配置是能源管理的核心,主要涉及两个标准,即GB/T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和


GB24789-200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对于能源的管理,计量器具的配备宜考虑分类计量和分级分项考核,保证


配备率及准确度等级,加强对计量制度、人员、器具、数据的管理。对于水(能源介质)的管理,计量器具的配备宜考虑分质计量


、分项统计和分别计量,保证配备率及计量率,也要加强对计量制度、人员、器具和数据的管理。



4.关注基准、绩效参数、目标指标的关联性


在能源绩效评价过程中,应考虑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能源目标指标的内在关联性。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能源基准的确定(


此时宜考虑变量因素的影响)就形成了能源绩效考核的起点,能源绩效参数则体现了某监测时间点下的能源绩效监测值,而能源目


标指标则是能源绩效的预期达到值。通过能源绩效参数与能源基准的比较,可以判断已取得的节能量或能源绩效变化;通过能源绩


效参数与能源目标指标的比较,可以判断目标指标的完成进度。



特别强调的是,确定能源管理目标指标时,宜针对识别出的改进机会,并考虑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重点关注无成本(依靠


良好的节能意识和习惯)、低成本管理方案或措施。在实现目标指标过程中,宜识别并借鉴能源管理最佳可行技术和良好操作实践




5. 关注对关键特性的监视和测量


能源管理活动中涉及的关键特性有:主要能源使用和能源评审的其他输出、与主要能源使用有关的变量、能源绩效参数、实现目标


指标的行动计划的有效性、实际与预期能源消耗的评估。例如,燃料的质量、烟气排放温度、加热或冷却载体温度、供电日负荷率


、功率因数、锅炉运行参数等。



针对关键特性,宜制定有效的运行和监控要求,可体现在作业文件之中。通过对关键特性的日常控制,可促进燃料充分燃烧、用能


设备合理配置、能源高效转化、热损失减低、余热回收和能源梯级利用有效实施。通过对关键特性的监视和测量,可优化运行,使


设施、设备达到安全运行、稳定运行、长周期运行、满负荷运行、优质运行。



6. 关注能源数据的采集、传递和分析


在实施能源评审过程中,需要考虑过去、现在、未来的数据,以此确定能源基准、能源目标指标。同时,在对能源管理绩效的考核


中,需要对考核时间点上的即时能源绩效数据进行采集、传递和分析,以此确定能源绩效参数,并与能源基准进行比较。因此,能


源数据的管理平台(例如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需配置适宜的能源管理软件系统,不仅可以采集、传递、分析数据,


还可以对能源使用及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控。



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国家发改委在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实施方案》中提出的12张报表


,需要关注国家认监委提出的能源管理绩效统计报表。



7. 关注能源品种结构及能源采购


通常情况下,能源管理活动会涉及煤炭、电力、蒸汽、燃油等多种能源,从结构节能角度考虑,控制清洁能源与非清洁能源的使用


比例是十分重要的,提倡使用清洁能源。事实上,在不同生产工艺条件下,合理确定不同品种能源的使用比例可以改变能源绩效。



能源采购过程是能源管理活动的控制要点之一,需要确定适宜的能源采购标准,如煤的热值、灰分、水分、含硫量、粒度,以确保


能源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能源计量、能源贮存,能源输配过程中要考虑损耗限额和安全。



能源供应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合同能源管理,例如,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实践中,有些认证组织的锅炉(供蒸汽等)就采用了合同能


源管理的模式。



8. 关注能源中断、意外放散等紧急事件


能源管理活动中面临的应急风险主要涉及3个方面,即燃煤或电力等能源的中断、蒸汽管道等发生爆裂后的意外放散、火灾。针对上


述紧急事件,应制定适宜的应急预案,实施必要的培训和演练。在危机发生前,应侧重于预防减灾、事前准备;在危机发生后,应


侧重于快速应对、恢复正常。



因此,应加强管道管线(如输配电线路、供水、供气、供汽、供热、供油管道)的巡视、维护,减少能量损失。在能源分配和运输


中,保障能源的安全、连续供给,降低损耗。为了降低能源供应损失,首先要界定能源分配、传输范围,确定人员职责和工作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布局和调度,优化分配,定期巡查,测定损耗,合理检修。



版权所有:深圳博慧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4-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粤ICP备08126800号-2
咨询热线:18923659300 18926043348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李朗路万国城B座18F
Online customer Service Software
Online Customer service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