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如何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识别?

      环境因素识别即运用某种特定的工具或技术,对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显然,全面识别项目的环境因素,将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对环境产生有益或有害影响的因素分析出来,确定、识别和评估其产生的影响,提出对负面影响的控制办法并付诸实施,是搞好绿色施工的基础。
  这方面,项目管理的实践中存在两个误区:
  第一,企业层次发布一个通用的环境因素清单,作为项目层次识别的指南和参考
  环境因素的“通用清单”实际上无法把所有可能的环境因素全部包括进去,环境因素识别时应当涵盖“组织在提供产品、服务和全部活动中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当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有更改时可能带来的新的环境因素”以及“一个组织能够控制的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范围非常宽泛,但具体到某个工程项目时,却是边界清晰、范围可控。因此,公司的通用清单往往包罗万象,却无法涵盖特定项目的特定范围。同时,公司发下来了通用的清单,项目团队正好“偷懒”,把公司的通用清单摘抄若干,作为项目的清单。在这里,环境因素识别这个绿色施工最基础的活动没有了,项目团队成员也就基本不清楚本项目绿色施工的控制重点。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企业在实施ISO14001的初期还不大懂环境管理、但又须应付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无奈之举,但在实践中它却是有害的:项目会因环境因素识别不充分而忽略对某些有重大环境负面影响的环境因素的控制,会因清单的不准确而消耗若干本不需消耗的资源,造成浪费,会因照抄照搬而失掉许多学习实践的机会,还会因“清单”同实际的差异而对环境管理和绿色施工产生反感,认为“多此一举”,等等,这些都是不利于绿色施工的开展,不利于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事业的发展。
  第二,不懂得环境因素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时态”
  环境因素源于产品设计与产品生产,组织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通过环境因素在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直接对环境产生影响。识别环境因素的关键是它对环境造成了、或可能造成什么影响。认识到这种影响,从而在产品设计和产品生产过程中减少或消除产生环境负面影响的因子,负面的环境影响就不会发生。
  环境因素对环境造成影响,有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同步发生,如产生噪声的活动一旦开始,噪声污染便同时发生,一旦活动停止,噪声随之消失;有时“过去”活动的环境因素影响到现在,有时活动完成后影响才逐步发生,如某建筑施工企业在框架结构房屋建筑过程中,在混凝土中掺入了过量的防冻剂,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防冻剂对环境并未产生影响,但浇筑过程结束后,混凝土中会缓慢地释放出刺鼻的尿臊味,污染该房屋建筑的室内空气。
  因此,识别环境因素时,应当按照“环境因素作用于环境、造成环境影响”的思路来进行:“过去”活动的环境因素有哪些现在还在产生影响,或“过去”的环境因素尚未对环境产生影响,因现在的活动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释放了这些环境因素而对环境发生影响;“现在”的活动中有哪些环境因素在“现在”或“将来”会产生环境影响,等等。
  这就是环境因素的三个时态。准确识别出环境因素的三个时态,有助于全面识别和评估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环境因素,从而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
    三、房地产施工应制定恰当的目标,进行必要的绩效监测
  房地产开发施工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那么,这个“限度”究竟是多少?企业当然也应当制定一个努力的方向,也就是制定一个目标,同时,该目标应落实和细化为具体的指标,即为实现绿色施工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绿色施工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组织、组织的局部以及工程项目,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房地产施工的目标管理应做到以下两点:
  1、目标和指标的确定要恰当
  目标制定有个SMART原则:“明确(S——Specific)、可衡量(M——Measurble)、可达到(A——Attainable)、现实(R——Realistic)、时限(T——Time)”,确定适宜的目标应当从具有创造性或挑战性、解决工作问题点、改善运作管理、或提升个人能力等方面去考虑。对于绿色施工来说,体现上述原则的恰当的目标一是要有针对性,针对的是企业识别出来的环境因素,特别是经评估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确定一个在一定时间限度内应当达到控制目的的对环境具有负面影响的环境因素;二是能够用某种尺度去衡量,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尽量细化,不能细化的尽量程序化,总之应当能用设定的标准去考核;三是既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否则无法起到激励、促进的作用,但又要从实际出发,确实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切忌好高骛远;
  笔者曾在南方某公司的一个工地上见到项目部在不同的文件中分别设置了若干绿色施工的目标和指标,如污水排放“Ph值达标”或“BOD达标”等,但项目施工所排放的污水仅有混凝土养护、车辆泥沙冲洗等的用水,基本不存在Ph值、BOD值超标问题,但其排放的污水中泥沙含量一般较大,如何降低泥沙含量以避免堵塞市政管网的目标却未涉及。有一家水电施工企业的一个工地设定了这样的目标:“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渣土处理、积水排放等影响环境的因素力争逐年达到下降控制,二年时间达标,投诉为零”,从施工企业的角度,基本都无法衡量,这样的目标只是一些空话。
  应当指出,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所规定的某些目标要求是不妥的,主要问题,一是大部分目标仅是原则性的“要求”,未落实为满足具体绩效要求的指标;二是部分指标或无法“衡量”、或不“明确”。如对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土方作业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绿色施工导则》4.2.1条)的规定,实际上指标无法测量,而且,假如“目测”都可以看出扬尘高度的话,恐怕在这个区域内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已经达到一个非常严重的程度、应当尽快采取降尘措施了;该导则规定的“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绿色施工导则》4.2.2条),也不甚合理,因为噪声污染属于感觉公害,具有主观性、局限性、分散性等特点,在噪声污染有无以及污染程度的判断上,人的主观评价占主导作用,因此仅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是远不够的,它主要的是应当考虑受噪声影响的“人”的感受及反应,例如,医院、学校附近施工的噪声限制就应低于上述GB12523-90的标准,高考、中考期间甚至不允许有噪声发生,等等。
  2、对目标和指标的控制绩效应适时进行检查、评估、考核
  目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沿其经营方向所预期达到的理想成果。是在具体的时间框架下应达到具体的业绩。目标体系的建立是将企业使命和愿景转化为具体的业绩目标,如果企业使命与愿景没有转化为具体业绩目标.那么使命与愿景的宣言就只能是一些空话。如果企业管理者在每一个关键领域都建立目标体系,并为达到这些设定目标而采取适当的行动,这样就有可能获得较好的结果。正如一位管理大师所言:“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恰恰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工作。所以,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进行管理。”
  目标管理的基本原理是以设定的管理目标作为管理活动的指南,根据工作目标来控制每个部门、每个职工的活动,通过目标的制定,展开实施和监测、评价,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动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的总目标和任务。将目标和绩效考核紧密相连,以获取更为客观准确的改进信息,有利于组织实现所预期要达到的理想目标。对绿色施工目标和指标的绩效进行监测、评估,就是要跟踪环境因素,识别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环境因素,修改调整对环境影响的治理、控制方案,保证治理计划的实施,并评估环境影响治理的效果,从而保证绿色施工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对目标指标的绩效应做到实时掌控,随时或定期获得绿色施工措施是否已按计划得到实施、是否象期待的那样有效,或是否制定新的应对方案的信息。
四、房地产施工不能仅仅限于“四节一环保”
  所谓四节一环保,指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这是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对绿色施工内涵的定义,然而,绿色施工既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工程施工中全面应用的体现,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见《绿色施工导则》),它就不应仅仅限于这“四节一环保”,而是应当从“可持续发展”去挖掘其更加深刻的内涵。例如,笔者最近在安徽路桥集团调研时发现这家施工企业在一项道路改造工程施工中,自觉使用了生态护坡袋用于道路边坡施工,这种材料具有抗紫外(UV)、抗老化、无毒、不助燃等特点,真正实现了零污染,同时,具有目标性透水不透土的过滤功能,对植物非常友善,植物可以穿过袋体自由生长,根系进入工程基础土壤中,如无数根锚杆完成了袋体与主体间的再次稳固作用,时间越长,越加牢固,进一步实现了建造稳定性永久边坡的目的,大大降低了维护作用。这种材料和工艺解决了传统刚性结构无法解决的一系列工程难题,使结构稳定、水土保持、生态节能一次完成,真正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版权所有:深圳博慧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4-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粤ICP备08126800号-2
咨询热线:18923659300 18926043348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上星南路8号唐商大厦A座9楼
Online customer Service Software
Online Customer service System